三阴乳腺癌的病友们很多在治疗后,主管医生会建议吃卡培他滨,当然也有病友主管医生没有建议吃卡培他滨,但是听到其他三阴病友在吃,心中就会有疑惑,我要不要吃?不吃会不会复发风险降不下来?
一些在吃的病友们,就会出现副作用,腹泻和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这些副作用该怎么应对呢?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讲一讲,如果你有肿瘤治疗营养运动压力的问题,可以联系康复师进群(附:病友们对和正暖医康复群的评价,点击查看,放心进),好下面进入正文:
作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早批准的一批可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药物——卡培他滨(希罗达),属于一类新型氟尿嘧啶衍生物。给药后可于患体转化为5–氟尿嘧啶的抗代谢氟嘧啶脱氧核苷酸基甲酸酯类,并终被胸腺嘧啶磷酸化酶催化。肿瘤组织较机体其他组织的胸腺嘧啶磷酸脂酶更高,而卡培他滨拥有选择性,可于肿瘤组织部位氟尿嘧啶转化,在发挥自身抗肿瘤药效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机体正常细胞因氟尿嘧啶受损的局面,抑制机体因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因而被临床广泛评定为一类安全、低*、高效的靶向维持治疗药物,且有给药方便的优点,可满足长期治疗场景。此外,该药还可选择性地汇聚于肿瘤细胞内,进而有效控制癌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与核糖核酸合成,以实现药物灭活癌细胞的功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一、卡培他滨适用于晚期乳腺癌有何证据?
目前卡培他滨一般用于晚期的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有20%~30%的乳腺癌确诊时已经有转移,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其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治疗不敏感这类的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l,TNBC)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复发转移性TNBC多数已经对蒽环或紫杉类药物耐药。卡培他滨属于氟尿嘧啶类,在晚期乳腺癌全程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复发转移性TNBC维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多个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为20%~40%,治疗中不需要预防和辅助用药,安全性好,患者有较好的生命质量。但仍有部分研究报道了DFS(无病生存期),发现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空白组5年DFS无统计学意义;有两篇文献报道了OS(总生存期),Lluch等发现的患者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空白组5年OS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容景瑜等认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空白组的患者1年OS和2年OS(总生存期)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由此可见,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改善DFS(无病生存期)和OS(总生存期)等生存时间方面还存在争议,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值得肯定的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治疗可使复发转移性TNBC临床获益,改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高。
卡培他滨一般用于晚期的乳腺癌治疗,那什么类型的乳腺癌患者适合在手术治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呢?
对于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可显著减少复发和死亡风险,从而延长生存年限,其获益大小取决于化疗方案和剂量强度,紫杉类→环磷酰胺+蒽环类+氟尿嘧啶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获益最大的方案之一。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的FinXX研究长期随访报告,对T-CEF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与TX-CEX方案(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卡培他滨)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15年总生存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高风险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TX-CEX方案与T-CEF方案相比,15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尤其对于雌激素受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上述类型的乳腺癌,其发病年龄较小,病理分级高,复发转移发生时间早,预后较差,所以需对体力状况良好但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给予联合方案化疗以控制肿瘤。延长一线化疗时间可改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我国也做了相关研究,国内35个中心的例TNBC患者分别接受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T-CEF)方案和TX-CEX方案。TX-CEX方案可将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至86.3%,相对风险降低34%。
二、医院的10年的III期临床研究
年,医院的袁中玉教授、王曦教授、王树森教授等中肿乳腺癌团队经过10年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一项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SYSUCC-)——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用于早期三阴乳腺癌维持治疗,研究结果相继在年ASCO口头报告、以原创研究形式全文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同期,来自哈佛大学丹娜.法伯癌症中心的Parsons教授及Burstein教授在该杂志发表了题为《AdjuvantCapecitabinein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NewStrategiesforTailoringTreatm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