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腹草

首页 » 介绍 » 问答 » 宝宝的身长,爸爸妈妈的梦想
TUhjnbcbe - 2021/9/10 16:23:00

导读

全国调查儿童身高长期增长趋势已呈现减缓甚至停滞趋势但中国家长对子女身高的期望值却在不断增加,甚至在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驱使下四处求医。与此同时,伴随肥胖率快速上升,青春期启动年龄普遍提前,因“青春发育”就诊的儿童也不断增加。儿科体格发育问题的诊治面临医学问题与社会问题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教育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儿童体格发育规律,避免通过非专业渠道获得碎片化片面信息引发焦虑,寻求过度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对儿科医生系统、规范化的培训提高儿科医生整体评估和管理水平。

儿童期的生长则以生长激素轴调控为主,生长速度下降并相对稳定于5~7cm/年。青春期的生长调控转为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体格生长进入出生后生长的第2个高峰期。但在即将进入青春期时,可出现暂时性生长速率缓慢,随后出现身高快速增长,进入突增峰速度(PHV)阶段,继之减速至最后停止生长。

......

PHV阶段男女比较

女孩

PHV期,增幅7~8cm/年,持续1~3年,整个青春期共增长23~25cm。

男孩

PHV期,较女孩晚2年左右,增幅9~11cm/年,整个青春期共增长25~28cm。

注意

下列情况考虑生长缓慢

身材匀称度评价

体型匀称度

是评估体重与身高(长)的关系,如身长的体重(W/L)或体质指数能反映一定身高(长)的体重范围或身体的充实程度,故多用于营养评价。

身材匀称度

包括坐高/下肢长、坐高/身高等。临床以坐高(头与脊柱之和)表示身体上部,以顶臀长或坐高与身长或身高的比值反映身体比例即匀称度。矮小儿童中常采用坐高/下肢长鉴别匀称性或非匀称性矮小;肥胖儿童中可选用体质指数反映整体肥胖程度。

成熟度评价

性发育程度

反映身体成熟度的重要依据,性发育评价涉及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等问题。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第二性征、性器官发育与性功能水平。

骨龄评价

骨的成熟与生长有直接关系,骨龄反映儿童体格发育成熟度较实际年龄更为准确。根据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可判定为骨龄等于、落后或超前于实际年龄。

骨龄检测的意义

当前,中国0-16岁的青少年数量达到2.5亿,其中9.9%的青少年发育迟缓,8.4%存在性早熟现象,矮小症人数超过万,儿童青少年亟需接受更为科学的体检和医学干预。(来源sontu)

近年来,人工智能骨龄评分相关技术飞速发展,有望验证后普遍推广。

低年龄段儿童正常骨发育存在较大的变异性,骨龄评估诊断价值有限,因此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常规检测骨龄。

!儿童体格发育临床实践误区

01

错误界定“矮小”:有部分家长提出违背生物学规律的身高要求,甚至因过分追求身高而滥用药物;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身高低于平均值即不正常,属“矮小”,要求治疗。需要正视遗传在身高上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唯身高论”、盲目提高身高的目标值、对身高过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的身长,爸爸妈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