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儿科内分泌临床工作中,会碰到很多矮小患者前来就诊,而矮小疾病诊断首先需要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今天我们来一起梳理矮小诊断的关键第一步都有哪些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病史
1、患儿母亲妊娠史
孕期有无病*感染或其他疾病、妊娠*血症、营养不良、吸烟、酗酒等。既往的妊娠史,如习惯性流产。
2、患儿出生史
出生时胎龄、娩出方式(头位、臀位;顺产、剖宫产)、是否有围产期损伤(如产钳助产)、出生身长和体重。
3、生长发育史
历年生长速率、性发育、运动和智力发育史等。
4、父、母亲青春发育
父母青春发育启动时间,了解母亲初潮年龄、父亲身高突增年龄。若父母青春期启动晚,结合患儿情况考虑是否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
5、家族成员身高和身材矮小情况
父母身高及家族成员身高。按父母身高计算出靶身高。必要时询问祖代或旁系的身高。
6、患儿的既往史
幼年时喂养史(是否有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肾炎、长期腹泻等)、用药史、饮食(进食习惯和摄入量)、睡眠、运动、有无受到歧视虐待或近期精神压力等不良环境可导致的精神心理性矮小。
二、体格检查
(一)除常规的体格检查外,应正确测量和记录以下各项:
1、当前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值和百分位数;
2、身高年增长速率
3、外观、面容、体态、颅面比、颈、胸、四肢、手掌、毛发、皮肤等;
4、性发育分期
5、全身各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