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医药事业源远流长。三国时,名医华佗之徒吴普就是江都人。明清以来江都更是名医辈出,尤以三大世家、四大门派为坊间所推举。
刘家草字妇科
刘家草字妇科,早在多年前就闻名于江苏。始祖刘真君原籍苏州阊门,明成化年间(-)移居江都丁沟之东行医。因其医术高明,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被誉为刘家草字而声名远震。
刘真君之子刘黄录,受家传妇科,以医为业,在民众中颇享盛名。明嘉靖年间,皇后生病,太医云集,迭治无效,病情日趋重危。刘黄录奉旨进宫,为皇后治病,药后霍然痊愈,其脉案字迹龙飞凤舞,亦受皇帝赞赏,当即下旨封刘黄录为医大夫,赐龙头金牌一面、金人一尊、画舫一艘,荣归故里,自此刘家草字妇科名扬天下。
图文无关清康熙年间(-),草字妇科传人刘志澄举家迁至通扬运河以南谢家桥之东设室行医,后人称其“南草字”,丁沟之东刘家妇科则称“北草字”,从此有了南北草字之分,迄今约距年。刘家均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廿一代。民国年间,每逢新春佳节,刘家门前贴有“十九世青蘘祖业,数百年红杏家声”的春联。
刘家草字妇科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在群众中有着很深的影响,业务范围渐广,就诊病人日多,东至泰州、海安;西至扬州、天长;南至上海、南京;北至盐城、淮阴;邻近的邗江、泰县、高邮、宝应、兴化和江南镇江、丹徒、溧阳以及太湖等地求诊者尤多。刘家医生甚至去遥远地方出诊,曾到黑龙江为病人医治。刘家妇科不仅为民间群众所欢迎,也赢得了官层的信任。南草字传人刘锦林(-)曾为清朝瓜州守务官夫人治病,获赏银百两,载誉而还。
刘锦林之子刘家龙(-),医术高明,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望诊。每天诊治百余人,门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几乎每天要忙至午后二时许。一日,街上有人抬着一口薄板棺材,他尾随其后,忽然大声疾呼,说此人未亡。大家都不相信,他指出沿途点点滴滴的血迹说,此血色泽鲜艳,恐其犹可救治。原来棺材里面是一位患血崩的青年妇女,家道清贫,因出血过多而昏厥,处于休克状态,家人以为她死了。经过一路上颠簸摇晃,便出现滴血路面之状。在抬回家的路上,刘家龙自掏腰包为其买了二两上好的人参和其它药材,当药物给其徐徐下咽后,病人渐渐地苏醒过来,从此,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活神仙”。
又清末某年间,都天庙出会,菩萨抬到刘家医室门前。会头向刘家龙索取钱财,他拒之,遂遭殴打并抢走他的儿子。他愤而不平,率众赶至庙内夺回其子,并上诉扬州府,出庭申诉大胜而回。此即人们传说刘家龙与菩萨打官司的故事。这也充分体现了刘家草字妇科信医不信神,敢于同迷信和恶势力作斗争的无畏精神。
至清末民初,刘晓春(-)、刘树春(-)先后同时行医。由于通晓内经,熟悉学说,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妇科医家,迄今尚留有医案传抄。在此同时行医者还有四五人,乃为刘家草字妇科极盛时期。据传,晓春、树春二人曾为清翰林院于府某姨太太看病,药后显效。不三日再请复诊,因初诊时礼仪菲薄,故拒而不往,于府不得不持柬帖和派轿夫再行邀请,方才应诊。
刘荫春(-),系前清秀才。行医民国年间至解放前夕,熟读内经和徐灵胎等著作,医术高明,疗效显著。医案手稿尚存一二,墨迹工整秀丽,说理明确清晰,大江南北远近驰名。先后曾为民国江都县长马镇邦夫人、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总指挥李明扬夫人、国民党中南银行行长胡笔江夫人等治过病,每获良效,尤其是让他们晚年得子,更使其盛名远扬。他不仅是一位名医,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师宗颜柳,秀丽圆润,端庄优美,令人爱不择手。直到今天,其脉案手稿还为其后人珍藏着。
刘履安(-),擅长治疗胎肿和胎肿遗于产后不消症等。
建国以来,刘家妇科犹如枯木逢春,得到了新生。五十年代初期他们纷纷响应党的号召,组织联合诊所,走集体化道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北草字”刘西伯(-),在丁沟乡参加了联合诊所,他治疗妇科疾病颇有经验,立治经带胎产四大症候,尤擅调经种子,是江苏省重点继承的名老中医,誉满里下河及大江南北。曾接收一批南京中医学院学生来此实习,直至在“文革”前去世。有《西伯医案》4册和《治经带胎产丸药验方》一册存世,其孙华栋、华林继承其业。
“南草字”刘效春(-),家迁至昌松乡乔家巷,擅治产后血晕,享誉南北。在他逝世时,有很多经他诊治过的病人,从远道而来吊唁和送葬。
刘景春(-年)是解放后南草字的杰出医家,数十里方圆,求诊者较多。他对胎前、产后病的治疗颇多心得,亦对古曲文学领悟亦深。
刘振春(-),继承祖国医学,发扬刘家草字妇科传统,擅治不孕症和产后恶露,对妇科的痛经、多囊卵巢综合症、阴道炎等疾病的治疗,多有创新,乃为一方名医。每年诊治妇科病人约在0人次,远路来诊者也为数不少。
刘青春(-),南草字第21世孙,自幼随刘效春诵读医书,后侍从先生医诊,深得心传,留得青蘘秘诀。(徐道隆,王叔侯,刘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