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社会动荡不安,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很多文人墨客经历坎坷,有志难伸。为了排遣愁情,才子们经常借助笔墨,表达内心的困惑和悲怨。
晚唐诗歌在时代压力和心理阵痛中产生,既发展了唐代诗歌的直接性和精微性,又充满了感伤情调,从而展现出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下面一起读诗,罗隐落榜后写给朋友的七律,文浅意深,最后两句尤其值得细读。
寄池州郑员外
唐末?罗隐
兽绕朱轮酒满船,郡城潇洒贵池边。
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九点好山楼上客,两行高柳雨中烟。
陵阳百姓将何福,社舞村歌又一年。
罗隐,字昭谏,他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唐代才子。罗隐从小饱读诗书,更胸怀报国之志。乡邻们看着他长大,也非常了解他的为人和本领,大家都以为这位昭谏先生将来必是朝廷的栋梁之才。
罗隐满怀希望地来到了京城,并踌躇满志地参加了人生第一次进士考试。交卷之后,他感觉良好,于是便耐心地等待放榜,可是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罗隐有点失意,并不灰心,不过后来接二连三的打击,终于让诗人放弃了挣扎,并打算归隐林泉。
罗隐第十次落榜之后已经45岁了,才子人在长安、心系故园。可是他又无颜还乡,于是便在那年的春社日,写了这首诗寄给池州刺史郑荛。郑荛原来担任刑部下属的司门员外郎,乃是六品的官员,后来被提拔为三品的刺史。
开篇赞美朋友身份高贵,“兽绕朱轮酒满船,郡城潇洒贵池边。”诗人说贵池是一州郡治的所在地,朋友在此可以呼风唤雨、潇洒风流,时而轻车出游,时而载酒泛舟,令人羡慕不已。
朱轮,本指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的座驾;兽绕,原指祥瑞之兽环绕左右。作者以此表达出池州刺史的八面威风,虽然不见其人,却仿佛呼之欲出。
人生经历了失败和困境,就要学会重新审视自己,如果之前选择的道路无法通行,就要勇于认错,并及时地调整前进方向。罗隐执着但不迂腐,他一方面不怕挫折,另一方面也懂得不要让自己深陷泥潭。
颔联继续赞美朋友,“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人,他在古稀之年还曾穿着五色彩衣、扮着儿童嬉戏,只为让年迈的父母开心。
东晋才子袁宏曾担任东阳郡守,前辈谢安很赏识这位年轻人。有一次谢才子为袁宏饯行时,还亲自送给他一把扇子。袁宏一边感谢,一边又极其机敏地答道,自己一定会弘扬仁爱之风,为黎民百姓造福。罗隐通过这两个典故,夸奖朋友具有仁爱之心,又是称职的父母官。
颈联转而描写池州一带的秀丽风景,“九点好山楼上客,两行高柳雨中烟。”池州境内有很多自然美景,九点好山即指九华山上的九处著名景点,诗人想象郑大人闲暇时与亲朋好友一起登山赏景,又在雨雾蒙蒙的烟柳之中散步聊天,心情舒畅,惬意怡然。
罗隐热爱生活,喜欢自然,也非常向往那种毫无牵挂、自由自在的日子。既然上天阻断了仕进之路,自己也无须像以前那样执着,完全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生苦短、活在当下,诗人如此想来,忽然感觉名利都是浮云,只有活出自我的精彩,才不会虚度光阴。
结尾颇有深意,“陵阳百姓将何福,社舞村歌又一年。”陵阳地处池州青阳县南部,属于池州刺史的管辖范围,罗隐说这一地区的百姓们年复一年地在社日载歌载舞,举行祭祀活动,并兴奋地庆祝丰收,到底是何种福气降临到陵阳?
诗人只问不答,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其实正委婉地传达出刺史大人勤政爱民、治理有方,从而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这位池州的郑员外当然也能从中听出弦外之音,罗隐正期待着来到池州,并希望自己可以大力帮助。
全诗文浅意深,反映了罗隐经历挫折之后,积极转变思想,坦然面对人生的恬淡胸襟,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