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腹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两会报道之五穗深应成泛珠三角文化中心 [复制链接]

1#

广东“两会”报道之五:穗深应成泛珠三角文化中心


深圳、广州要打造成为泛珠三角区域文化中心,民营企业应当也有能力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先锋队,文化投入是“投资”而非“开支”……这是省*协委员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弘扬岭南文化,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专题座谈会上以及连日来的小组讨论中抛出的精彩观点。


全省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


省*协委员、深圳大学校长谢维信教授认为,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但离文化大省还有距离。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文化事业布局发展不均衡。广东文化事业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广州,经济实力较强的深圳、佛山等市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文化发展不均衡状况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他建议,呼应“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的形势和需要,重点推进广州、深圳的文化规划和建设。他说,广州、深圳在文化建设上要适度超前,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加大建设,提高广州、深圳两个城市的文化聚集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把广州、深圳建设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民企应成文化建设先锋队


谢维信、吴至强委员认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体制改革是核心。要鼓励和放宽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取消一些对非公有经济成分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以国外文化产业为载体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运作水平。


陈海燕、阎宪奇委员也认为,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民营企业应当也有能力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先锋队。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民营企业的作用,使民营企业在出作品、创效益的前提下出成果。


旅游业应成弘扬文化平台


省*协委员、省旅游局局长郑通扬认为,旅游业是建设和弘扬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载体,要找准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提升广东旅游的品质,建设旅游文化大省。


郑通扬说,我省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体育和特色科研、特色产业优势,在广大城乡有众多自然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少都具有开发为高水平旅游点的潜力。旅游业的发展也将为这些地方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我省一批成功经验已充分证明了文艺、博览、文物、科研单位与旅游有机结合的强大生命力。


文艺系统要善于借用“外脑”


来自深圳的省*协委员董小明、杨宏海也就文化大省建设问题联名提交提案。提案认为,广东在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文艺专家组织的中介、管理、指导职能及文艺专家的专业优势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应该赋予文艺专家组织更多整体协调和管理的职能。


提案还建议,要建立并完善文艺人才引进、培养、选拔的相关配套*策。一要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快车”*策。在文艺人才的引进中,破除人才流动壁垒,引进人才不验学历、资历,而看重真才实学,看业绩贡献大小,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引进方法;二要通过建立文艺各专业专家评议小组,设立“专家库”,在引进人才方面发挥专家评议机构的功能;三要建立高级人才来粤工作“客座”机制,文艺系统要完善“专家客座”机制,对“外脑”不求所有,只求所用。


近年来,深圳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最近获奖的现代粤剧《驼哥的旗》,受到深圳人的普遍欢迎。


来自:深圳文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